你真的***了解黄铁矿吗
黄铁矿是铁的二硫化物。因其浅黄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,常被误认为是黄金,故又称为“愚人金”。成分中通常含钴、镍和硒,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。成分相同而属于正交(斜方)晶系的称为白铁矿。成分中还常存在微量的钴、镍、铜、金,硒等元素。含量较高时可在提取硫的过程中综合回收和利用。
黄铁矿在氧化带不稳定,易分解形成氢氧化铁如针铁矿等,经脱水作用,可形成稳定的褐铁矿,且往往成假象。这种作用常在金属矿床氧化带的地表露头部分形成褐铁矿或针铁矿、纤铁矿等覆盖于矿体之上,故称铁帽。详细介绍了其物理性质、产状、应用、分布以及特征等。
化学组成:FeS2。Fe含量为46.55%,S含量为53.45%。常见的Co和Ni呈类质同象代换Fe;As,Se,Te代换S。
晶体结构:等轴晶系;岛状-NaCl型结构的衍生结构。
形态:对称型m3;粒状自形晶常见。晶面上常见平行的{100}和{210}的聚形纹,两相邻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。集合体常呈粒状、块状、结核状和草莓状等。其中生物被黄铁矿矿化后形成的化石其形态非常漂亮。
物理性质:浅黄铜色,黄褐锖色;绿黑色条痕;强金属光泽,不透明。无解理;断口参差状;硬度:6-6.5。相对密度:4.9-5.2。性脆。电的半导体,有的变种具有检波性。
成因产状:产于与基性-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、矽卡岩矿床、各种热液矿床及缺氧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层中。在地表易分解而形成黄钾铁矾、针铁矿(褐铁矿)等硫酸盐和氢氧化物并保留黄铁矿假象。
鉴定特征:以其晶形、晶面条纹、颜色、硬度与黄铜矿及磁黄铁矿(磁性)相区别。
主要用途:硫矿石矿物;硫铁矿石的85%以上用于制造硫酸,其次提炼硫黄;富含Au、Ag、Co、Ni时可综合利用。作为***常见的硫化物矿物,其形态、成分、结构、热电性等特征具重要标型及找矿意义。
主要产地在世界***产地有西班牙、捷克、斯洛伐克、美国和中国。我国黄铁矿的探明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,***产地有广东英德和云浮、安徽马鞍山、甘肃白银等。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***广的硫化物。
文章内容来源于黄铁矿厂家http://www.hkyjcl.cn
- 上一篇:增硫剂在熔炼炉中的使用方法
- 下一篇:硫化铁开采需要注意什么